常见租房陷阱集锦

小编 2018-05-18 00:00:00
      市面上房屋出租信息的形式五花八门,租房途径更是数不胜数,该如何在众多的房源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避免遭遇租房骗局,以下几条“租房防骗指南值得收藏。

焦点问题一:二房东

典型案例:全国各地在租房市场上“二房东”的存在已属于普遍现象。市场上“二房东”卷款逃跑事件、租客被赶出租住房屋等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很多人辛辛苦苦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房源,刚刚租下就得知自己遇到了二房东,不但被骗去押金,如果房东不同意将房子继续租给他们,他们还需要继续寻找房源,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和初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缺乏租房经验,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知如何应对。

专家支招:根据《合同法》关于房屋租赁方面的相关规定,承租者如果想把房屋转租,需要经过出租者的同意,否则出租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因此,在租房前一定要验明房主的身份证以及房产证原件,或者向周围的业主或其他渠道打听房子的背景情况。

租房者与房东签订租房协议时,一定要将合同条款细节写清楚。其中,房屋租赁期限、付款方式等条例都是重点签署内容。对于租赁期间的水、电、煤气、有线电视、上网等费用的交付问题也要有具体的明细,并将这些条款作为合同附件保管,日后一旦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双方签订的合同免去些许风险。

同时,承租过程中注意保留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以防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如果涉及转租,一定要找到原房主,征得原房主同意,并且出具书面手续,方可签订租赁合同。

 常见租房陷阱集锦(图1)

焦点问题二:租赁合同存多项漏洞

典型案例:去年刚刚毕业的陈先生在最初租房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陷阱。当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单间,价格是1400元/月,比周边类似房源的价格低了100~200元/月,起初陈先生感觉房子租的很值得,但是没到1个月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是实际的租金要明显高于合同上的1400元/月,取暖费、物业费不交,但是水费,煤气费,网费,保洁费等都加起来之后,每个月的租金差不多就有1600了,而且还不算上自己配钥匙,配门禁等一次性支出。隐性租金太多了。而且房间面积也不足合同上说的15平方米。后因工作变动,他打算换一个地方租房,于是就把那个单间转租出去了,这时业主竟然说他存在违约,要他交300转租费。

专家支招:首先、租金概念模糊不清,隐性成本巨大。合同上只有租金的具体金额,而对于租金包含的范围并不作说明。这使得签订合同后,租金以外的各种隐性支出使得租户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其次、租赁面积虚高。由于户型差异较大或者房间布置复杂,租户很难根据自身经验直接判定房源租赁面积与合同所述是否相符。特别是对于单间来讲,租赁面积虚高往往与直接增加租赁成本有密切关系。

第三、权责划分不清。由于通常情况下租户租房签订合同时或是业主自制,或是经纪公司的统一模板式合同,详细的权责划分比较模糊。具体权责划分不清,这使得部分业主或者中小经纪公司故意隐瞒此种合约漏洞,并且不提醒,使得消费者处于被动。权责不清体现在:1、无明确的违约界定2、无明确的违约赔偿3、无明确的权利范围划分。

 

焦点问题三:房屋产权不清,租户维权无门

典型案例:庞女士租住了一套小一居,但是租住没多久后,业主紧急通知庞女士赶紧腾房,原因是房主决定要出售此房。半个月内庞小姐紧急搬出后得到的赔偿仅有象征性的1000元,而非合同上写的押金的2倍,即大约4000元。庞小姐一怒之下把所谓的房主告上法院,却无奈败诉,理由是租赁合同上签字的只是业主的一个亲属,并非房屋所有人本人,且业主本人宣称不知房屋出租的情况,出租合同无效,赔偿事宜应由出租人承担。“当时租房租的比较着急,就没太多注意,房主说房子是他自己的,而且这个房子确实比较好,朝向也不错,我就租下了,但谁知这个房主是假的,我肯定是真的房主和这个人串通好的,后来就找不到租我房子的那个人了”。

专家支招:庞女士遇到的陷阱也比较普遍。租赁合同的签署人如果不是房主本人,那么租户的合法权益将存在很大隐患。即使是房主本人签署合同,也同样存在陷阱。如未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按照规定时不能对外出租的,因此此类房产出租签订的租赁协议一般不受法律保护,容易产生纠纷的同时,一旦业主违约,租户维权也十分被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见,租赁市场存在的陷阱,究其根源大都是由于合同权责不清,或是内容不具体,或是权责主体不明确。广大消费者在实际租房过程中识别以上陷阱,规避租赁风险时应当充分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维权意识,确定权责关系人信息。2、完善租赁合同,补充条款要尽量详细。

分享到:

  • 关闭
  • 服务热线:
    0510-87902200

    在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众号

    小程序